昨天(28日),2025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发布了《车路城协同发展报告及标杆案例》。这份报告指出,我国车路城协同发展试点示范项目取得瞩目成果,车路城协同建设取得初步成效。
我国车路城协同建设取得初步成效
报告指出,2025年将是“车路云一体化”建设的加速期,各试点城市将加快推进智能网联汽车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,构建起更为精细全面的城市道路智能感知体系。同时,2025年还是智能网联汽车大规模商业化应用的关键节点,多家车企宣布将在2025年量产搭载“车路云”一体化技术的车型。
预计2025年和2030年,“车路云一体化”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产值增量将分别达到7295亿元和25825亿元,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8.8%。专家表示,随着车路云一体化建设的提速,将会大幅提升交通运行的效率。
移动通信及车联网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陈山枝:就目前像从北京亦庄拿到的数据,大概会提升城市的交通效率在15%左右。另外从智驾来说,能够行驶更舒适,交通效率更高,行驶安全更高。
2024年1月,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部委联合发布《关于开展智能网联汽车“车路云一体化”应用试点工作的通知》,并于7月确定了20个城市为应用试点城市。北京、武汉等地密集开展“车路云一体化”项目建设,多个项目的投资规模达到百亿级。同时,多个城市加快推进智能网联汽车地方立法,目前深圳、上海等地均已发布并实施生效地方性立法法规,并有多地陆续启动地方立法工作。
中国新能源车企加大“走出去”步伐
